Monday, November 30, 2009

將臨環——聖誕的標記














在我們的信仰生活中﹐有很多有形可見的標記﹐
這些標記都讓我們聯想到一些事物﹐
而產生一種情懷、思念、或嚮往。

換言之﹐真實的標記能帶領我們從可見的事物﹐
去追求渴慕那不可見的天主。

在不同的文化傳統中﹐
聖誕節有不同的慶祝方法及標記如馬槽、聖誕樹、將臨環等。

在這裏﹐我們嘗試看看將臨環的起源及其意義。
將臨環源於北歐的異教習俗﹐與冬至有關。
冬至那一天是太陽離開赤道最遠的日子﹐
在北歐也是白日最短、黑夜最長的日子。

故此人們用常青樹枝繞在馬車輪上﹐
作些佈置﹐然後把蠟燭燃點﹐放在其中。
這習俗的意義象徵著期待太陽早日回來﹐驅散長夜的黑暗。

十六世紀德意志的基督徒引用了這習俗作為一宗教儀式﹐
尤其以燭光來象徵基督的臨在。

其實﹐早於中世紀﹐
基督徒已開始用火或光作為基督來到人間的標記。
這樣把光結合於環﹐
就成了現在將臨環的基礎--期待基督的光榮再來。

花環的圓形象徵天主的無始無終及永恒。
常青樹枝象徵天主的永恒不變及新生命﹐
尤其是祂常存不變的愛及祂的生命。
蠟燭的光﹐正好象徵著基督的光﹐
它來到世界﹐驅散黑暗﹐
照耀那「坐在黑暗與死亡蔭影下的人群」(路1:79)。

一如所有禮儀標記﹐
若要它們能強而有力地傳遞其象徵意義﹐
材料必須來自我們的日常生活及環境﹐
這樣才能使人感受到生活的事件及天主的生命力存在我們中間。

故此﹐在製作將臨環時﹐

應採用天主所創造的天然材料如松等植物﹐
既有生命又能保持常青。

花環中的蠟燭通常是四支﹐代表將臨期四週。
第一主日點一支﹐第二主日點兩支﹐第三主日點三支﹐
而第四主日則四支都燃點起來。

這表示基督到來之日逾來逾近。
傳統上﹐三支蠟蠋是紫色﹐一支是粉紅色的。
紫色的意義眾說紛紜﹕有的說是期待、渴望﹔
有的說有補贖之意﹔也有說是日出前的黎明或代表深夜的陰暗。
粉紅色顯示喜樂﹐是在將臨期第三主日﹐即喜樂主日燃點的。
喜樂是「因為主已臨迎了」(見將臨期第三主日進台詠)。

到了聖誕當天﹐有些傳統會在花環的中央﹐
燃點一支白色的大蠟燭﹐象徵著基督已經來到我們中間﹐
亦即是我們常聽到的「厄馬奴耳」——主與我們同在之意。

雖然教會還未有把這習俗視為「聖儀」﹐
但由於這習俗已傳遍世界各地﹐也受教友歡迎﹐尤其是歐美國家﹐
因此有關將臨環的祝福儀式及禱文也紛紛出現。

这一些的礼仪旨在提醒我們展望基督的再來﹐
腳踏實地﹐建樹社會﹐作好準備﹔
也在我們的生活中﹐
向世界宣告基督再來的訊息

2012与将临期的联想



星期日(11月29日)进入了教会礼仪年的将临期, 也是新一个礼仪年的开始. 这次的将临期是从2009年11月29日~12月24日(圣诞节前夕)将临期乃教会礼仪年厉的开端, 我们一般教友多数误解将临期的意义, 以为它只是欢度圣诞前的一段准备时期.

不错! 将临期确是一段圣诞的准备时期, 但将临期的意义除了是是准备如何欢度圣诞, 更是要我们为将来作准备. 人的希望, 只在基督身上才得到满全, 因此渴望耶稣基督的来临.

我们的存在,生活,及所做的一切,都应该是为基督的再来作准备. 我们应通过日常生活, 将此讯息向邻人传达. 将临期的重点, 是展望基督的再来, 怀着希望, 庆祝基督降生成人。

另一边厢,最近热到爆炸的电影“2012”,掀起了一股“末日风”,趁着将临期的来临,是时候借着电影的画面及其背后带来的意义,来思考我们未来的生活。来准备面对末日的时刻,圣经上说:末日的时间只有天主父知道,就连耶稣基督都不知道。所以耶稣也时时刻刻提醒我们要醒悟祈祷,因为人子就在人们料想不到的时候来了。

趁着这2009年的将临期,我们来学习好好地重新看回我们的生活,再从里面找出未来要走的路。想想要给圣子耶稣一个怎样的世界,要以怎样的心灵来迎接耶稣的来到,这是我们要让深深反省的一个将临期主题

感恩!感恩!感恩!


前几天是美国传统的感恩节(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感恩节),虽然我们这里不流行这节日;但我觉得是必须提倡的咯。。。 感恩节的意义是积极向上的思考和谦卑的态度,它是一种责任、自立、自尊和追求一种阳光人生的精神境界。也是一种心态,更是一种生活态度,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。

作为一个在世追随基督的平凡夫子,我们有必要时时刻刻成为一个感恩者也就是EUCHARISTIC PEOPLE 。记得,以前去过慈济时,在那的师姐,师兄们。开口,闭口就是一句“感恩”。然而这感恩文化却好像在我们天主教会里面很缺乏。我们一味的向天主求啊。。。求啊。。。求啊。但我们有没有真正的去学习感恩呢?

感恩不只局限于对天主,对圣人圣女,更重要的是对那些与我们一起生活里的家人,工作同事,身边的朋友,远近的亲戚等。还有就是感恩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与未拥有的一切。

网上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:有一次,罗斯福总统家被盗,偷去了不少东西,朋友们纷纷写信安慰他,罗斯福却说:“我得感谢上帝,因为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,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;贼只偷去我的部分东西,而不是全部;最值得庆幸的是,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

哇塞!看到这里,我差一点要给这罗斯福总统下跪啊。这人真是如圣经里面讲的“时时常怀感恩心”,有谁会想到,一件不幸的事,罗斯福却找到了三条感恩的理由。这个故事,可以说将感恩的美丽展示得淋漓尽致了。

讲会我们的生活里面,如果连这些我们每天都见到,接触到的人,我们都不能怀有感恩的情与义的话,那我们说我们感恩那看不到的天主,真的好像有点不合逻辑哦~!

我想,除了在生活中的谢谢,感谢之外,我也要在生活里面加多一句“感恩”,在祈祷里面感恩那些帮忙我,安慰我,教导我。。。。的兄弟姐妹们!!!感恩!感恩是束金色的阳光,能够化解冰雪。试着用一颗感恩的心来体会生活,就会发现不一样的人生。

在一个部落格看到这样很漂亮的一句短短的祷词,与大家分享之。。。
in everything we are.
Make us an everlasting gift,
with grateful hearts we lift
A song of thanksgiving, Amen.
為工作、食物、家人、朋友。。。感謝!
主啊!感謝祢給我們的一切
我只再求一件事:
一顆時常感恩的心

盧德傳(RUTH)

今天在着手准备来临R2生活营的分享时,因为这次的主题是“召叫”,便在网上找找有关的资料,看来看去,忽然,看到“盧德 - Ruth”这的名字一直出现。但我自己对这样的一号人物,不是很熟悉,便详细看看她的资料。看看这的小妮子有什么大不了,竟然被放在圣经的旧约里面。

以下是他的一点点资料:

盧德 (路得) Ruth原來不是猶太人

她是摩阿布人 Moab (Moabite)

在民長時期 Judge發生饑荒

猶太人以利米勒Elimelech 帶著妻子Naomi ,
與兩個兒子Mahlon 與 Chilion由伯利恆移民至摩阿布

在那裡,Elimelech去世,兩個兒子都娶了當地姑娘為妻
Mahlon娶了盧德,Chilion 娶了歐帕Orpah


不久兩個兒子都去世,Naomi 便要兩位媳婦回娘家改嫁
歐帕起初不肯,最後還是從命


盧德對婆婆說:
[你去那裡,我都跟你;你住那裡,我也住那裡;

你的同胞,就是我的同胞;……你葬在那裡,我也葬在那裡]

於是盧德陪婆婆回到伯利恆,
在那裡盧德拾穗與婆婆相依為命
後來盧德嫁給亡夫的親戚。


成為大衛王的曾祖母,
也就是耶穌的祖先
盧德是猶太人二十四孝的典範











讲真的,看了过后,还是有些百思不得其解,为什么有这么重要到要把这故事放在圣经里面。孰不知,旧约里面的人物都是先知,大王等的知名人物。而这盧德竟凭什么本事“入住”圣经里面呢。过后,看了注解,才由不得佩服作者的智慧。

在農民簡樸的生活中,我們發現了真正的文化,那就是人性的美,那在不經意中透露出的高貴品質。這本書為我們披露了巴勒斯坦農民-基督的祖先,幾百年如一日的生活圖景。
跨越民族、國家界線的包容精神,使這部小說誕生於公元前四世紀。在此之前不久,重組猶太團體的厄斯德拉,曾經敦促猶太人拋棄他們的外籍妻子,因為她們有可能使丈夫崇尚異教。極端猶太民族主義就此興起。然而在這個故事中,主人公卻是一位外邦女子。盧德相信並接受以色列的天主,她被天主子民的團體接納。


这無疑是教訓人,要虔誠依賴天主。凡虔誠依賴天主的,天主必予以照顧。就如本書內兩位遭遇不幸的婦女,一位是敬畏天主的猶太人,一位是摩阿布的外邦人,而且本書特別加以描述的,即是這位賢德的外邦女子,她不但獲得了天主的照顧,而且也成了達味王的祖母,並且還被列入救主耶穌的族譜中。在耶穌的祖先中,竟然有一位這樣賢德的外邦女子,這又分明告訴我們「救恩史」的普遍性。那就是說:天主願意每一個人都能得救;所有民族都在天主的上智照顧之中

Friday, November 13, 2009

SEEKING GOD






我在外在跑业务都已经有整两年接近三年的时间了。每次在外头开车,都会经过市中心的好几间教堂,如八打灵的圣依纳爵堂,圣母升天堂,圣方济格堂,沙亚南的耶稣慈悲堂,甲洞的圣爱堂,基督之光堂,蕉赖的圣婴修女会的小堂,圣方济亚西西堂。还有我的本堂万挠圣犹达堂。

通常,若时间允许的话,我都会稍停下忙碌的脚步,进去教堂里面去朝拜圣体,(这次我读中学时就有了的习惯,也是我参与辅祭团的时候,大哥哥们特别交代我们辅祭员首要的责任),跟耶稣讲话。每次走进里面,我的心都仿佛回到原点一样,教堂内安静的气氛,让我更投入与自己与天主,耶稣的交流里面。

平时,我的电话是响得很频密的;但奇怪的是,每次到圣堂里面的时候,我的电话都还像关机了一样,不会响。我想这是天主把这一些挡在外了,不让这些电话打扰我和祂心与心的约会。

而我最常去的圣堂就是沙亚南的耶稣慈悲堂,因为就在我的顾客-PADINI公司的附近。每次到里面,我的心情都会随着教堂内宁静,昏暗的气氛而冷却下来。这时候,是我自己一个人反省,审查的机会。每次的祈祷里面,我把自己的烦恼,尤其是工作上的麻烦,都交给天主。

每次的静默祈祷里面,我学会瞻仰耶稣十字架上的圣容,每次默想耶稣苦难时,很喜欢祭台上面的一句话“Seeking Jesus”,他就像每天都提醒我说:外面的世界很忙碌,色彩弥漫,眼花缭乱;生活也越来越压力,真的令我们心也跟着乱了。但是,凡事都寻找天主“Seeking Jesus",到耶稣十字架的跟前,看着祂在十字架上所受的困难,原来我的烦恼,压力,失望都不算什么。因为所有的问题都由祂为我背负,祂会给我解决,为我解开生活的枷锁。



Monday, November 2, 2009

追思已亡(Feast of All Souls慶日:11月2日)


教會很早便開始鼓勵教友為亡者祈禱了,且還將其視為是一種基督徒的愛德行動。聖奧斯定就曾說過:「若我們不曾關懷亡者,我們為他們的祈禱,就不會成為習慣。」

然而,由於民間有許多關於亡者的迷信想法,以至於中世紀之前,從未有過紀念亡者的隆重禮儀。直至中世紀的初期,隱修會開始每年固定地為已亡的會士祈禱時,對亡者的紀念才開始興起。

十一世紀的中葉,法國克隆尼修會(Cluny)的隱院院長聖奧迪羅(St. Odilo)明令:所有克隆尼修會的隱士,應在每年的十一月2日,也就是「諸聖節」的次日,為亡者奉獻特別的祈禱以及詠唱日課。最後,追思已亡的習俗,便從克隆尼修會傳遍至整個羅馬教會。

這個慶節的神學基礎便是對於「人性脆弱」的認知;因為甚少人能在此世達至成全的境界,因此,與其帶著罪惡面見天主,不如在面見天主前,能有個階段全然地淨化,這顯然是必要的。為此,特利騰大公會議(The Council of Trent)宣稱:這種淨化的階段是必要的,且生者為亡者的祈禱也能加速這種煉淨的過程。
後期,更加信仰方面的本質,就在節日的慶祝中被突顯了出來,這在各地慶祝的方式中可見一般。

例如:公開的遊行、在亡者的墓前弔謁、在墓碑前擺設花與蠟燭等等。這種紀念與慶祝,在墨西哥更是盛大。

諸聖節(Feast of All Saints慶日:11月1日)


早期,基督徒習慣在殉道者致命的地方,舉行隆重的追思紀念;到了第四世紀時,彼此鄰近的教區開始交替地慶祝這些慶節,並將聖髑分開轉送到各地;同時,也開始加入一些共同的節慶,就如同史載聖巴西略(St. Basil of Caesarea)邀請龐多省(the province of Pontus)的主教共同慶祝一樣。

一般來說,同一批殉道者是在同一天致命的,因此同時紀念是很自然的事。但是,到了羅馬刁克仙皇帝(Diocletian)的時代,大舉屠殺和逮捕基督徒的結果,使得殉道者的人數急劇加增,於是原先單日紀念一批殉道者的作法便已不敷使用;況且,教會也認為每位殉道者應都享有適當的敬禮,因此便為所有殉道者指定了一個共同的節日予以紀念。歷史文獻中,最早如此紀念的是安提約(Antioch)的教會,他們當時選在聖神降臨後的第一主日舉行;同時,我們也能在敘利亞的聖厄法廉(St. Ephrem the Syrian ,373)與聖金口若望(St. John Chrysostom, 407)所留下的第74篇講道稿中看到相同的描述。最初,這慶日只紀念所有的殉道者與洗者若翰;稍後,列品程序建立後,其他聖人才一一逐漸加入。

早在主後411年時,迦采東的教會年曆(Chaldean Calendar)就有這類特別的紀念了,名為「Commemoratio Confessorum」,時間是在復活節後的第一個星期五;稍後,到了第七世紀的初期,由於聖人的遺塚,在掠奪者的搜刮下,早被破壞殆盡。於是,教宗邦尼法斯四世(Pope Boniface IV)便以28輛的馬車,收集聖人們的骨骸,將其重葬在羅馬人奉獻給眾神的「諸神殿」(Pantheon)之下;並在610年的五月13日,將此「諸神殿」(Pantheon)奉獻給童貞聖母與所有殉道聖者,並且規定每年都應如此紀念。

按可敬者伯達(Venerable Bede)的描述,當時教宗的想法就是:「原先人們在該處所崇敬的是魔鬼而非諸神;但以後,人們要在此處紀念這些殉道的諸聖了。」(On the Calculation of Time)

最後,把慶日固定在十一月1日舉行的是教宗額我略三世(Pope Gregory III, 731-741),他首先在聖伯多祿大殿裡,將一座小堂奉獻給諸聖,且把紀念日期固定在每年的十一月1日。至於普世教會在此日紀念諸聖,則是教宗額我略四世(Gregory IV, 827-844)在位時達成的,因為是他將這原本屬於地方性的慶祝,推廣至整個教會裡慶祝的。